工作本来就是要日复一日做重复性工作,如果觉得虚无就想辞职,那么说明你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适当休息和放松。
当你工作疲惫的时候,不妨适当休息和放松,可以缓解一下心理负面情绪。虽然说每天工作时间都很紧凑,工作压力很大,但也是有一定短暂休息和放松时间的。比如每次吃饭时间,可以跟同事聊聊工作之外的话题,午休时间好好休息,在喝水的间歇跟同事短暂聊聊天,上洗手间路上小声哼哼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更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工作每分每秒都处于工作状况。既然工作感到虚无,就给自己适当休息和放松时间,这是很好的缓解方式。
二、寻找工作中的价值。
工作价值是需要工作成绩的,很多工作都很平凡,但一些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你在工作中看不到工作成果跟自己相关,那是因为你没有做出工作成绩,或者对现有工作存在厌倦感。这就需要你去寻找工作中的价值,不管是工作上与其他同事的沟通交流,或是遇到一些工作难题想办法解决,又或是其他同事有工作上需要你的帮助,这些都是展示了你的价值。还有就是每次工作的时候,你总是被同事第一个想到的人,或者公司一个项目成功有你的参与,那么你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三、转移注意力。
你总是觉得所谓工作都只是细分职责、流程中一个环节,只是在按规定动作拧螺丝,很难看到最终的成果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是你用负面的眼光在看事情。这时候你不妨换一种方式去转移注意力,比如下班后运动、听音乐、看书、画画、练字、亲近大自然等,可以最大程度上转移对工作上的关注。与其以负面的眼光去关注工作,不如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放空自己让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这也是不失为一种好的缓解方式。
四、合理安排工作。
工作必然是要服从指令去工作,但当你遇到很多工作一下子都让你做的时候,你可以按照轻重缓急来的方式进行处理。重要的、非常急的工作可以优先做,不重要的、不紧急的可以后面在做,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工作手忙脚乱。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工作量一下多起来,总是感觉做不完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按照轻重缓急来的方式进行处理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更为关键的是,工作本身虽然是指令性安排,你做的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领导要的是结果,过程如何做是你的事情,你只要把工作做得漂亮,达到领导要的结果就行了。
每到周一,就想辞职,以这种心态去工作,肯定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而且去哪里工作都是一样,你都会一事无成。这是工作心态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工作能力问题,而是工作心态没有摆正,心态没有摆正,你做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只能是害了自己。
72
10
评论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