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维“傻瓜”薪酬体系设计模型》”系列(6/6)
薪酬(实施)入模子六步法
文︱张炳义
“入模子”作为《“5维“傻瓜”薪酬体系设计模型》”系列终结篇,以“规则整合、落地为终”为目标,将模型前述系列(1/6-5/6)析问题、秤重量、做通道、加动力之成果“系统集成“以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动态化形成“定制”、并“固化”。将“原材料“”装入模子“通过“输岗位-判类别-做匹配-定标准-动起来-做固化”六步闭环,实现 “人、岗、能、绩、薪”的动态精准匹配。
各步骤简要介绍如下:
①输岗位:什么菜?(菜名)【什么岗位?(岗位名称)】;
②判类别:这菜是蔬菜、大肉还是其它?...【岗位是管理类、研发类、操作类?…】针对同类别,区别放置,如大肉按绿色无害分 “普通、精品、有机”依次码放。【如操作工按能完成工作任务的难度梯度可区别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③做匹配:大肉是普通、精品、有机?如属精品,成色(A/B/C)如何?【操作工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如属中级工,在对应中级工中综合技能处于什么位置?】;
④定标准:精品-B大肉在精品大肉(精品大肉【13-16) 元/斤)中间位置,定价为14元/斤【中级工-B在操作工之中级工基本工资【2000-3500】元/月中间位置,为3000元/月;能量津贴【500-1500】元/月中间位置,为1000元/月;月度绩效理论值为3000元/月,加载当月考核完成结果实际绩效【600-1500】元/月。】
⑤动起来:菜品等级提升(如大肉从精品-B——精品-C,从精品-C——有机-A)、季节的变化引起定价变化【如操作工从中级工-B——中级工-C, 从中级工-C——高级工-A;行业岗位稀缺性引起定价标准的变化、岗位实际考核结果引起的月度实际绩效工资的变化】
⑥做固化:通过制度与系统将之前“析问题、称体重、做跑道、加动力”形成过程及成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动态化。
【小结】《5维”傻瓜“薪酬体系设计模型》将抽象的薪酬设计理论运用”菜市场规则“及”市井规则“具象化为”活实践“,通过小伙伴们耳闻目睹”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将薪酬设计变得有趣、通俗、易懂。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小伙伴们有文章有什么建议或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或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注]本文为原创,首刊在个人图书馆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本人,违者必究;
82
22
1
分享
1楼 墨家高月08971
薪酬体系设计生活场景化呈现,趣味、易懂、易记、易学。收藏了,谢谢老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