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补全心理)
现象:
如果家里挂了一个空鸟笼,过段时间你很可能会买一只鸟放进去,或者干脆把鸟笼扔掉 —— 因为空鸟笼会让人觉得 “不协调”,大脑会倾向于通过 “补全” 来消除这种不适感。
生活应用:
商家常利用这一点,比如买西装送领带(让你为了搭配领带再买衬衫);我们自己也可能因为 “买了跑步机却不用” 而产生愧疚,最终倒逼自己去运动。它提醒我们:警惕 “被物品绑架”,理性判断需求。
鸟笼效应,主要看当事人怎么利用,利用的好,可以使人进步;利用不好,伤钱伤力。
在N年前的一天,跟朋友去球馆打羽毛球,用的是别人的羽毛球和球拍,鞋子和衣服都是普通的运动装备,初次感觉还不错。后面自己逐渐买了个人的羽毛球拍、羽毛球服、羽毛球鞋、羽毛球包等等,装备齐全后,每次回到住处,都有一个提醒/暗示效果,所以只要有时间,都会约上朋友、同事或球友一起打球,并形成自己的一个固定爱好保持至今。
个人觉得羽毛球运动具备自身优势:
1.全身性锻炼,兼顾力量与灵活,分泌多巴胺。
2.场地 “轻量化”,随时随地能开玩。
3.技巧性强,技术攀升,乐趣持久不枯燥。
4.运动强度 “可盐可甜”,适配全年龄段。
5.安全系数较高。
6.互动性拉满,社交属性突出。
7.其他···
赞同
收藏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