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事晋升到管人是一个质的飞跃。 当你只是一个不带团队的办事人员时,只要你的业务能力够好,就能够按时按质的完成工作任务,交付工作结果,如果工作涉及到与团队其他同事、其他部门的同事之间的协作,可以按照协同工作流程执行,出现问题、突发事件,或是走不通,对方交付时间达不到需求时,你可以找领导来协调。 当你是一个带团队的管理人员时,你要对团队目标负责,对团队整体负责,需要合理分配团队资源,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力出一孔,同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目标。流程、标准需要不断完善、迭代,团队成员如果犯了错误,工作上出了问题,领导只会找你问责而不是找员工,其他部门的管理者也只会认为你管理能力不行。 所以,你看,管理者是要对团队负责,办事人员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好了,这中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不是你的专业技能掌握不差就一定能成为一名负责人的。 我们来帮题主分析一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修炼: 1、全局思维 作为管理者思考不能只是某个点,某项工作,想的一定是全局,甚至要把自己换位到老板的角度来思考,老板关心的是什么,如何能在老板聚焦的管理问题上发力,如果能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管理思维 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背景、经历、性格都不一样,有的人积极上进、力求表现,有的人只想做好本职工作,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人满腹怨言,认为全世界都亏钱自己等等,千人千面,作为管理者,你既要有能力让他们信服、听从你的安排,也要能够让积极上进员工有表现舞台,交付亮眼的业绩,让只想做好本职工作能力的人,愿意多想一想,多走一步,为团队目标多出一份力量,让负能量的人把抱怨的劲头用在解决问题上。 3、善于表现自己 内秀的人在职场很容易吃亏,尤其是HR从业人员,所以要在团队、在企业经营自己的专业与能力口碑就非常重要,要让领导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时时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这样有机会才会第一时间想到你,而不是别人。 总之,要想突破事务型HR晋升为管理者,思维与格局的转变是关键,如果只能看到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那么与坐进观天有何区别呢,要跳出框架,用更高更辽阔的眼光来看待、分析,虽然不是管理者,但要学会把自己代入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凡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量变引起质变,累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你已经遥遥领先其他人员了,这时候,领导不用你用谁呢?
4
收藏
评论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