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渎公交站不像是一个公交站,更像是一个联络站,用来联络周边企业HR们的招聘信息,这些HR们往竖个招工牌,一站就是一整天,为啥而来,两个字——招聘。
温州小地方的工厂跟其他地方的工厂一样,同样存在着用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普工工资差不多都是十七八块一小时,大家文化程度都不高,偶尔有几个高中生,大部分来自云贵川。每年过了5月份的招工季之后,大街上的外地人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过来10月份以后,人员更加难找,双十一、过年、疫情,三个叠加同时到来。10年前那种在工厂门口竖一个牌子,就有人上门找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还了。现在工厂的HR们把能用的套路都用上了:
招聘渠道很多种,又岂止站街式招聘这些品种,花样搞多了,HR们也会麻木,反正都是压力大,导致了HR这个职业高度不稳定。招聘不了,干脆就走人,反正这个世界工厂很多,招聘是个必须的事情,那么HR们的工作自然好找,只是换来换去还是原岗位打转,招不到职业突破。刚才这种人是麻木的不想干了的那种,反正烦了,就要不停地换工作了。还有一种就是原地打转那种,反正招工难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你们BOSS们想换我就换吧,反正换了我,别人还是这样,我到别处还是这样干,于是这些HR们开始自暴自弃,有些无奈,有些糊弄,反正天真已经不存在。你看看沙渎公交站下的HR们,无奈多余喜悦,偶尔会彼此倒苦水,抱怨工作难做,有时候干脆聚众聊天,更有甚者在榕树下打纸牌。反正,他们的工作已经破败不堪,人生如此琐碎,干脆撕碎,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倒是成了常态。
这年头找工作的人也非常刁钻了,有一些成了常年找工作的“专业户”,哪里有高薪工作就往哪里钻,干一段时间,就急辞离职,等到银两潇洒完毕,再接着找工作。工作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些一块遮羞布,更像一张手纸,用完了就扔。过去都说,不到温州不知道老板多。可实际情况是,不到温州不知道工厂多,各种工厂大大小小,从小作坊到大工厂,遍布街头巷尾。BOSS们要精于算计,才能存活,自然对员工们的需求有所忽略。怎么解决用工难?宏观还是需要把企业数量去库存,微观上增强员工薪资的保障性,操作上要保证员工工资的多样性,本质上要采取适当的领先薪酬策略。具体实践可以是这样的——前提是行业要进行整合,目前小微型企业太多了,汽车零部件企业动态薪酬水平略高于同行业,高于服装、制鞋等轻工业,降低工作强度,薪资一定要兑现,不能画饼,薪资福利多样化,让员工感觉活轻、永远都有钱赚。
沙渎公交站下的HR们偶尔站累的时候,也会彼此向其他招聘人员索要一张招聘简章,不是为了看,大家的工资福利都差不多,没有可比性,只是站累了,拿张废纸,垫在屁股下休息一会。偶尔也会对着招聘简章戏谑一番,每个HR们都期待各自的BOSS们能够在薪资进行改变,可现实总是无法改变。
45
26
5
分享
2楼 我就是窝囊会
招聘渠道很多种,又岂止站街式招聘这些品种,花样搞多了,HR们也会麻木,反正都是压力大,导致了HR这个职业高度不稳定。招聘不了,干脆就走人,反正这个世界工厂很多,招聘是个必须的事情,那么HR们的工作自然好找,只是换来换去还是原岗位打转,招不到职业突破。刚才这种人是麻木的不想干了的那种,反正烦了,就要不停地换工作了。还有一种就是原地打转那种,反正招工难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你们BOSS们想换我就换吧,反正换了我,别人还是这样,我到别处还是这样干,于是这些HR们开始自暴自弃,有些无奈,有些糊弄,反正天真已经不存在。你看看沙渎公交站下的HR们,无奈多余喜悦,偶尔会彼此倒苦水,抱怨工作难做,有时候干脆聚众聊天,更有甚者在榕树下打纸牌。反正,他们的工作已经破败不堪,人生如此琐碎,干脆撕碎,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倒是成了常态。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5楼 超人01568
貌似这个地方,我也去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