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技术的HR(尤其是新人)在看简历的时候往往两眼一抹黑,啥判断力也没有了,本人在实际工作,技术招聘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问题。
还好得高人指点迷津——我司前端“小公举”将复杂的程序代码转化为能为我HR工作所用的入门科普文,实乃有幸得到指导!
下面就是燕君的正文,希望对互联网行业的HR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从 “平面设计” 转 “产品兼UI设计兼美工” 转 “前端工程师”到接触到MVC模式的JavaScript框架的前端从业者,对于互联网行业中一些职业的了解有一些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是让读者能对这些职业所做的事情有个直观的了解,对于想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或者对于HR招人应该会有帮助。
1、平面设计是设计一些平面广告,比如说海报,网页上的头图等等这种:
对于职业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PhotoShop,有时候会用AI,比如用到字体设计之类的。AI因为是矢量图软件,做出来的工程文件可以随便放大缩小不失真,但是色彩不如PhotoShop丰富。
有时也会用coredraw,coredraw也是矢量软件,不是Adobe公司的,操作会跟PS和AI有些不同。
有时会接触到印刷的一些知识,注意尺寸、出血线等等,因为图片上的颜色跟印刷出来有差别,专业点的可以买本色谱书,拿着让老板挑颜色。
常常会需要下载、积累一些平面素材。有的时候素材好,基本上不用太多设计。比如我要做一个图,主题是碧螺春,放在网站首页,点击就到购买碧螺春的单页。然后我就去找素材,找到凑一凑,稍微写个字就出来了:
当然只会拼图并不是一个好平面,拼图也有拼图的讲究。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学,重点发展在PS操作、排版能力、配色能力等。具体就需要在工作中去体会了。UI设计是指用户界面设计。具体说,就是设计网页端(或者PC端)、或者手机端(安卓、IOS)的产品图具体每一个页面长什么样子。做的图是这样的:
主要用AI来做。我过去用PS做过一段时间,不过那个是给外包的人看的,相当于产品经理的活,就是做出产品的逻辑。不需要具体的设计。现在看那时候做得那个图,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是这样的:
而且做起来好费劲好费劲。AI比PS做这种图快多了。
其实用Axure、墨刀等一些工具做出这种东西更快,但是为什么要用AI呢?因为Axure做出来是原型图,只代表业务逻辑,产品经理就做这个工作。至于究竟一个图用多大的尺寸怎么放才好看,这个是UI设计应该设计的。
另外,UI会需要根据IOS开发人员或安卓开发人员的需求,提供不同尺寸的素材图片。比如上图中的一个向右的小箭头,你得单独拿出来,做成一个小图片。然后分成两套或者三套甚至更多套不同尺寸的小图片,提供给开发人员。所以说要用AI不要用PS做,第一不失真,第二AI的画板功能能很方便的做这件事情。
因为现在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UI相对简单了。如果不是游戏的UI界面开发,普通的UI会比较轻松。但是其中仍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我认为UI还应该提供给开发人员的是标注图,就是某个元素距离某个元素多少像素、字体多大、什么颜色等等。我曾经有段时间在AI里面做标注。但是这样效率很低。后来用像素大师标注。或者图简单就用墨刀设计完,把账号给开发,叫开发自己去看……然后需要的图我再用AI生成给开发。
2、产品经理(PM)就是设计这个产品的业务逻辑。点哪个按钮出现什么页面,实现什么功能。像这种:
这是我自创的,用AI做的,比较写意。正经来讲产品经理应该是用Axure等工具。
不过我在这里强烈推荐一款叫做墨刀的线上工具。因为它直接可以生成在线预览,甚至是手机端。里面你设计的跳转业务逻辑都可以真正的在手机上操作。甚至可以完成一些动画啥的。这是我曾经设计的我们学校的一个应用:移动沈农https://modao.cc/app/5ZhAwZzNPNar8yVytjPt
好的产品经理能根据用户反馈、产品体验、对市场的把握等等,把产品设计得更加好用,更加迎合大众,适应市场。
产品一般来讲是给程序员分配任务的。产品说做啥程序员就做啥。产品说改啥程序员就改啥。但是不写程序不知道这个更改到底有多难,所以程序员和产品总有冲突。我一个同学做产品经理,就跟我抱怨说他想做个什么东西,是各种跪舔。领导那边跪舔完了程序员这边也得跪舔。
所以这个工作除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之外,还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他需要协调很多人去干同一件事情。
3、美工和前端工程师:
美工就是一个比较神奇的词了。其实前端工程师很讨厌被人叫做美工。而美工又不知道自己能否被称为前端工程师。大体上,人们认为前端偏写代码一些,美工篇视觉设计一些。
美工的职责一般来讲会兼顾UI设计和html+CSS,偶尔也搞一点JavaScript。俗称页面仔,一般使用的工具就是Dreamweaver。没来到日事清之前,我可以说也就做到这种程度。
这个概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个时候所谓的切图,就是把一个设计图,直接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自动生成页面。这种生成的页面是table定位的,如果你看过这种页面的源代码就知道这种自动生成的代码特别多而复杂。然而其实是必要用的那么多源代码的。
随着css的发展,div+CSS能比table定位节省代码量,由于结构与样式分离,易于维护。再加上语义化、兼容性等一些工作的出现,有一部分人比较了解这些,就去做前端了。但是因为Javascrip跟HTML和CSS比较起来是最难学的,而且平时用到也不多,所以JS一部分人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往往这种来面试前端工程师的,会回避JavaScript。他们可能会说用过JavaScript,写过JavaScript,也写过Jquery。但实际上只是要用什么,去网上找代码,copy过来,自己的能力就是能改一改。比如一个焦点图切换的速度,我能看出来哪个是控制速度的,我能把它调慢一点……(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今天面试个前端也是这样,就想起自己了。)
但实际上是这样吗?会div+CSS,能改JS插件,能兼顾兼容性语义化就算前端了吗?在多数公司还真就是这样的。甚至于这样的从业者并不觉得有深入学习的必要,因为他们公司的需求可能就不需要你会更多。不需要你深入了解JavaScript的对象啊、原型类啊之类的,也不需要你去学习什么backbone.js、angular.js。因为本身公司整个项目就不是这个框架的,你学了也没地方用。除非你自己能做项目,前端后端都能做,还能在业余时间开发。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对于我的公司日事清来讲,本身是创业公司,用的还是这种比较新的JS框架,想招到适合的人才真的好难。会这种框架的人只有一种是自己公司项目在用,自己开垦出来的技术。另一种是进了用这种框架的公司,在公司里学过,就像我这种。所以创业公司的策略只能是找到一个踏实肯学的新手,培养(就像我这样:P)。
所以说前端和美工的界定就有些模糊了。有很多人都是写完HTML+CSS,还能找个JS效果,但是不会改,Ajax也不会写,HTML中的表单里面的method属性的值是POST还是Get到底是啥意思啥区别也根本不懂,就直接把剩下的任务交给后端了。而这种人不知道自己该称为前端还是美工。其实在小公司,极限压缩人才的情况下,一个全栈挑大梁,啥都干。多一点的话,两个人,一个负责所有设计加前端,一人负责后台。越大的公司分得越细致。分得细致的好处就是即使离职也不会对整个公司产生太大影响,而对于小公司,如果骨干离职没人顶上,对公司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小公司你也没法定位你的职业到底是啥,只能说是多面手。
4、Backbone.js到底是什么呢?一个优秀的前端需不需要学Backbone呢?
我大学时老师讲,一般的网站,服务器端语言用ASP、PHP或者JSP。但是这几年前端这块发展太快了。有了Backbone这种东西,其实是取代了一部分传统后端的工作。而有了Node.js可以说是完全取代了后端的工作。甚至于JS现在还能写手机端,写PC端。大有统治世界的趋势。
具体解释的话,就拿后端写JSP来说吧,你写一个列表页,需要用java写接口,操作数据库,然后写JSP页面,安排怎样把数据显示在页面上,怎样访问接口。但是用了Backbone.js这种框架,你只需提供接口,其他全交由前端JavaScript完成。两个人就可以完全分离开了。而过去后端要写的一些业务逻辑现在交由前端来写了。
具体的原理是,JSP页面解释执行成不同的HTML代码,你在访问不同网址的时候,由于参数不同,HTML页面的显示内容就不同。而在Backbone中,不同的网址,经由Backbone里面的一个判断,去执行不同的JS函数,把当前页面部分清空,再加载一些其它的内容。所以整个网站其实只有一个页面,都是JS 在不断的清空、填充而已。你要是看源代码的话,也没有内容,只有JS。(因此不利于SEO)
用Backbone的意义就在于,同一个页面上有很多交互的话,用它写起来会方便,规整,执行效率也会更高。比如说有道云笔记的网页端,以及我们的日事清(www.rishiqing.com),就都是Backbone写的。
所以,不管你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管你从事哪个职业,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在这个行业你不能停止学习。尤其是作为一个前端,因为这玩意发展得太快了。从table定位的时代到css到bootstrap、node.JS,其实也没几年。但这么多新的知识涌上来了,HTML5、CSS3、还有正在走来ES6,连标准都在飞快的更新,如果前端的思想还停留在html css 加一点JS,就觉得够混口饭吃,那迟早是会没饭吃的。
怎么样,酱的前端开发工程师够不够NICE?希望对你有帮助~
赞同
收藏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