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开会突然说要上绩效,要做目标拆解、考核评分、奖金联动,现场热气腾腾,整个组织仿佛被点了一把火。
HR开始调研、跑数据、建模型,连夜搭系统,推进得挺起劲。
一两个月过去,老板不提了。
项目还挂在那里,但没人再开会讨论,也没人继续更新数据。你找业务部门配合,他们客气地说“最近有点忙”;你发邮件、打电话,回你的人越来越少。
你一回头才发现:老板没再看这件事,别人也就慢慢松了手。
绩效项目还在,但你一个人推着,像是拖着一架没人驾驶的车。
你心里清楚:再这么下去,真要烂尾了。
但你又不能自己喊停——这活是老板点的,真要丢下不干,回头问起,你这绩效经理的位置也很难站得住。
这时候的你,心里一定在犯嘀咕:我还能怎么推下去?
你去回想,很多时候老板在会议上一拍桌子,说要上绩效,HR、业务、财务,全公司都开始动。
但这热乎劲撑不了多久。也许三周,也许五天,老板开始关注别的了,绩效两个字不再挂在嘴上。
那之后你再去推进,很多人会给你个笑脸,然后说:“最近太忙,回头我看看。”
你也知道,他们不是没空,是不想动。再往深了看,是没人给他们兜底。
老板不说话,中层就不敢表态,怕站错队;下面的人更现实,没人出头,他们宁愿装聋作哑。
你这时候再去讲制度、讲逻辑、讲闭环,说得越细,对面越敷衍。
你去找中层,说:“绩效流程继续走啊,咱们都上过系统了。”
他看着你笑,点头,又低头看手机。
你心里清楚,他根本没打算理你。
他心里有杆秤:老板现在不提,HR在推进,但没看到结果。他要是真动了,万一做错了、惹争议,没人替他兜着。
在这种氛围下,大部分人不是不配合,是不想当那个“自己上前线”的人。
所以你别光想着再发一次流程通知,而是得另找落点——一个眼前就能插进去、别人也愿意动手的口子。
有一阵我也这么干过。
老板转头关注门店拓展了,绩效项目没人搭理。我干脆换了个切口。
我先去找销售主管,跟他说:“你最近奖金是不是不好分?”
他说:“是啊,每次发完都有怨言,我都懒得组织开会。”
我没说“我们绩效机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拉着他说:“你给我上月销售记录,我给你算一版,你看看好不好用。”
他没说话,把表甩过来了。
我用了我们机制里的评分模型,改了两列数据,重新拉了一张图表。
第二天,他自己把那张图拿去跟组员讲了半个小时。讲完他回来跟我说:“这比我自己拍脑袋强。”
我没说一句“绩效机制”,但他知道我能帮上忙。
从那之后,他每次排奖金都先问我:“你那个表,还有没有优化的点?”
你看,不是机制落地难,是你得先帮他们解决点眼前的烫手山芋。
我们老说老板三分钟热度,其实不是他没耐心,是他手头的事太多,注意力自然就漂了。
但你不能跟着一起淡下来。
你得找机会让他“顺眼看到”你的存在。
不是找他谈话,不是发长报告,而是你做的事里,刚好有点成果,让他一看就明白:这事没凉。
你可以准备个A4纸,一眼能看懂的那种,写三句话:
销售组用了绩效打分表,奖金争议明显少了;
B部门自己来找你要目标拆解模板,说要提前梳理;
某个门店主管给你回了张手写的表格,说:“这次我算得心服口服。”
你把这纸放到老板助理桌上,他看不看你管不了,但你动作做到了。
哪怕他就扫一眼,也比你在群里发十条通知强得多。
下次你再推进,就有了“老板知道”这个底气。
你要是等制度齐了、流程顺了、系统跑通了、老板表态了……那估计得等个十年八年。
现实就是,一上来没人站你这边,中层观望,老板沉默,员工觉得你来找事。
你说得再对,只要没人“跟你一起干”,这项目就落不下来。
那怎么办?
找一个人,帮他一次,把事办顺。
你帮他拆过一次目标,他觉得轻松点了;你帮他改了一个奖金表,结果团队反应不错;你给他做了份简化的打分说明,他说:“这次我能讲清楚了。”
只要他愿意再找你一次,你这机制就活着。
你就从这一点点“愿意”,一口气拉出两三个“用过”的人。
他们要是信你了,其他人不说也在看。
77
4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