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了几位新人,但有两个都提了离职,HR说他们‘融不进来’。”
我没急着说话,而是去跟那两个新人各聊了一次。
他们说的话如出一辙:“我不是不努力,但就是感觉自己像空气。”
这句话让我很揪心。
一个人刚进入一家公司,最怕的从来不是工作难、任务重,而是——没人带、没人等、没人看见。
新人能不能融入团队,关键从来不在‘能力’,而在‘连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一个新人,如何自然、有效地“进入团队”?不是表演,不是讨好,而是融入。
这是很多新人的默认设定。但“安静”,有时候反而让你更被忽略。
我们见过的高效融入型新人,常常做得很好的一件事是:主动说话,主动请教,主动参与。
哪怕只是一句:“我可以一起来看看这个流程吗?” 哪怕只是点头说:“这个我不太熟,但我能先试着写个草稿。”
这些小动作,别人其实都看得见。
在职场里,主动不是越界,而是你愿意打开自己,给别人靠近你的机会。
别急着“证明自己”。
一个新人最容易做错的事,就是试图立刻做出成绩。
但在真正健康的组织里,没人要求你三天之内成为骨干,大家更关注的是——你是不是在学,是不是愿意听,是不是有进步。
我们服务的一家公司,为新员工设计了“对标记录卡”:每位新人都要找一个老员工对标流程,三天之内写完一张“我学到的事”,五天之后要能讲给别人听。
结果是什么?
不是效率提升了多少,而是整个团队开始觉得:“这批新人,能带。”
学得快,不是天赋,是你愿意让别人看到你在努力变得更好。
你可能听过一句话:“不熟的人,不好配合。”
团队感不是坐办公室坐出来的,而是“人和人经历过什么”堆出来的。
我们做过的新人调研发现,那些在入职前一个月就主动参加聚餐、部门会、团建活动的人,融入速度比“只做事”的人平均快了 3 倍。
不是说你要刻意讨好,而是:
吃过饭的人,就比较好开口;一起打过球的人,更容易换位思考。
参与,是连接最自然的方式。
新人需要学习业务,也需要“共情练习”。
不是所有人都能第一天就适应新环境,不是所有领导都会立刻记住你的名字,也不是每一个任务你都能一次过。
但这都不影响你慢慢“站稳”。
怕,是正常的;不确定,也很正常。真正的区别在于:你有没有把这种害怕变成“愿意迈出一步”的勇气。
有一个新人说得好:
“我不是没想过放弃,但我更想看看,如果我再坚持一周,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没错,很多“后来融得很好的人”,一开始也想过逃。
你可能刚刚加入一个新公司,正在经历“进不去圈子、上不了手感、没人主动搭理”的阶段。
那就先做三件事:
你可以多问一句,不丢人;多说一句,才有人回应。 你可以先靠近团队,再考虑什么时候表现自己。 你可以承认害怕,只要你愿意迈出那一步,就有机会被接住。
如果你正处在“融入焦虑期”,欢迎留言关键词 【新人融入】,我来告诉你:
3
6
3
分享
2楼 玄衣蒲荻
看过深以为然,我本人刚刚经历了从一家单位提前结束试用期,就是精准踩了文中所说的每个雷点,主动说话,主动学习,主动与周围人建立连接,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事务中,主动与同事领导建立信任打基础,而且光有主动的意识还远不够,要有主动跨出去那一步的实际行动。我空有意识,败在了行动项上,奢望我多坚持一天多熟悉公司一天,随着交集增多,领导就会看见我。可是,我忘了,不行动不参与,或者说参与了没有直接成果输出,领导没有那么多耐心等你,信你?;故且蝗ス揪鸵易甲约旱亩ㄎ?,面临转正考核的是自己,凡事主动,不要等着别人来追,来问。
1楼 玄衣蒲荻
刘老师的文章总是清晰明了又极具实操性,我愿意称之为新人融入新环境的sop。我本人恰巧经历了前两天在新入职单位提前结束试用期回家,虽有片刻的心不甘气不平,但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再对照文中的观点,可以说我是步步精准踩在雷点上:先说主动,我的潜意识里是知道刚到一个新环境,只有自己先主动才有可能化解陌生沉默的氛围的,现代职场大家都很忙不会因为来了一个新人就放下手头工作来关心问候,可我做的却是先不事声张想默默先观察公司的人和事,还没等跟主管,办公室同事建立连接,通知我去车间实习,去现场熟悉人员,产品产线,工序,工时,产能等,三个车间,一去就是两周,中间穿插着接受分管领导的任务要求,用我原有的公司人脉资源去招聘技术部负责人和采购部负责人,我边在车间边联系所有我能找到的候选人联系方式,一个个邀约面试,结果尽管电话打尽,微信详尽描述公司及职位情况,两周了一个愿意来公司面谈的也没约来,没有直接的工作效果。跟领导汇报了进展,领导面无表情。再说在车间观察记录产品产线,工时产能的进展,观察记录了几天,因为车间是纯手工焊接。折弯,装配,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3楼 玄衣蒲荻
看过深以为然,我本人刚刚经历了从一家单位提前结束试用期,就是精准踩了文中所说的每个雷点,主动说话,主动学习,主动与周围人建立连接,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事务中,主动与同事领导建立信任打基础,而且光有主动的意识还远不够,要有主动跨出去那一步的实际行动。我空有意识,败在了行动项上,奢望我多坚持一天多熟悉公司一天,随着交集增多,领导就会看见我??墒?,我忘了,不行动不参与,或者说参与了没有直接成果输出,领导没有那么多耐心等你,信你?;故且蝗ス揪鸵易甲约旱亩ㄎ唬媪僮己说氖亲约?,凡事主动,不要等着别人来追,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