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董超
这是2019年个人总结第:130篇
欢迎「订阅」哦
丨 01
随着诸多新兴行业,以及高端技术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岗位。这些岗位放在几年前,可能闻所未闻。
这一点,无疑给HR的招聘工作带来了巨大麻烦。因为,很多HR不懂业务了。
实际上,这种行业整体的变动,正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在整个企业史上,发生着两种转变:经营性转变,和结构性转变。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基本都是经营性转变。
这种转变只是“多和少”的转变。比如,企业今天销售员需要多些,明天则是工人需要多些。
此种情况下,企业HR能够很好的做出应对。因为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事务性工作。
就像你今天算100个人工资,明天算200个人工资一样。只要薪酬模式没变,按照公式一下就出来了。
然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情况变得风云莫测。此时,企业更多的是,不得不面对结构性变化。
结构性变化是什么呢?就是今天需要的是销售,明天需要的不是工人,而是机器人。
作为HR,你今天还在算100、200个人的工资,明天就变成了如何重新测定操作机器人的高端人员,该如何给他们发工资。
这个时候,面对从未有过的一群人,你连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请问你又怎么判定该给他们多少钱呢?
这就是当今HR所面对的问题:未知,越来越多的未知。
丨 02
当未知成为HR最大的问题时,一个新的事务出现了,那就是HRBP。以业务的视角,做HR的工作。
可接下来的问题,又是拦路虎:有几个人真的做到了BP这种角色定位呢?
做不到。所以,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帮助你筛选简历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在我们看来,信息的透明化,让很多东西更加清晰。但实际上,这种透明化在工作细化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太专了。
不说业务部门,单拿HR来说,就没有几个外人知道HR究竟做些什么。他们总以为HR就是招人、算工资。
可实际情况如何,HR最清楚。以前还叫六大???,现在衍变出来的,远不止这些了。有些划分更细的,甚至出现了战略组、组织发展组等等。
所以对照自身,再反观业务,难道不是一回事吗。HR再怎么去了解一个岗位,也不可能比业务自身更了解。
而企业招人的目的,不就是用最高的效率招到合适的人吗。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放弃所谓的HR是“筛选简历第一人”的刻板印象,有什么不妥。
丨 03
岗位分工,很重要,但它是在工业时代提高效率的产物。当万物开始互联的时候,你会发现,岗位的边界在慢慢消失。
HRBP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依旧是HR,但已经不仅仅只是HR。
换句话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岗位分工,已经转向了岗位协同。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大家看似划分开了,但却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种相互的渗透,让整体的效率变得更高。
这是从组织整体层面,对“业务筛选简历没问题”的解释。
如果从更小的角度切入,业务帮忙筛选简历,不仅仅是在帮HR的忙,更容易让他们理解HR的工作,从而促进两者工作的协调。这就又回到了“协同”的理念里了。
像我们公司,业务筛选简历再常见不过了。甚至我们的面试顺序,也是先技术再HR。技术不通过,HR面试合格也没什么用。
其实这里面的逻辑有一点很残酷,就是我们大多数都只是“螺丝钉”。只要你能安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需要你的综合素质有多高。毕竟提拔当领导,那是极少数的。
如果确实是用来重点培养,面试流程自然会更加严谨与复杂。所以,对于一般的员工来说,HR的面试分量,自然不是很重。
话说回来,如果HR对基本业务很了解了,筛选简历合格率非常高,那要自己筛选也挺好的。
总之就是,谁行谁上,只看结果。
188
17
20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20楼 兴姣
谢谢老师的分享,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