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缘分不过是,你在这里,我也在这里,当我们相遇的时候,一见如故。在三茅,或许一个漫不经心的点评或关注,便拉开了属于我们故事的序幕。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写写画画,然后,继续日复一日的奔波,最终被喧嚣的城市淹没,了无痕迹。
然而人生没有假如,我转行HR,开启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而三茅让每一份精彩具体入微。在恰当的时间,我遇到三茅,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拉开了我波澜壮阔的三茅之旅。
在三茅,我添加的第一个大咖级别的好友并非才华横溢颜值逆天的带你去海边(有梁朝伟的眼神、古天乐的身材、黄磊温润的气质,剩下的自行脑补http://www.nrktr.cn/rz/13550678.html),而是博学严谨又风度翩翩的时风沙燕飞,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喊他大哥。
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哥、赵姐和我被称为三茅的铁三角,我们甚至组建了一个三人群。大哥的专业与思维无疑是顶级的。对于工伤,他很少关注最终答案,更善于从细节切入,把握工伤处理的整体思路。他的专业,不仅在于他对基本政策的熟悉,更体现在理论解读、条款运用、体系设计、风险预判……所有这些,在他的心血之作《HR必知的工伤应急解决方案大全集》中,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这本书,将“做”、“写”、“说”、“查”进一步精彩诠释,仔细阅读,能感受到他的态度,他的职场智慧。
当然,专业之外,心态、视野、情商、颜值、才气等,他都担得起一个“高”字,甚至还写的一手好字,做的一桌好菜。
估计大家更好奇铁三角中的赵姐到底是谁。我曾这样描述她:在三茅一群艳若桃李的大咖中,赵姐像一朵从河边走来的素莲,沉静的气息里始终带着亲和的笑,听其言,品其文,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底,清透舒缓,无论多么复杂的事,在她面前都像掠过肌肤而去的鱼群。
和赵姐相识,是2014年11月底,三茅组织的一次线下活动。此后,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她曾和冯鑫来我们家做客,抱着我的小儿子在小区散步;她也曾来我们单位做纯公益纯干货的分享,给足了我面子;前段时间,我们联手为企业做培训咨询;我们经常礼尚往来,直到今天,她送我的辣椒酱还没吃完……甚至上次我们去南三环听OKR的课,还是她儿子送的我,而我和她儿子竟然聊了一路,神奇不?
很多人都误以为赵姐是大白兔77(哈哈,抱歉,不幸躺枪了),这是另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缘分真是很玄的东西,从她发《一个HRD的真实一天》第一篇起,我恰好有幸拜读并点评:“如果一句话概括:就是参加了个会议;很高明的叙事风格,气氛渲染的很不错”。不过在一大批溢美之词中实在是大煞风景。不过大白用她独有的幽默轻松化解了这种尴尬:“同志,概括能力极强”。 第二篇我又去了,遗憾地发现:她的文章只能膜拜却无法模仿。于是我有感而发:“三茅不缺专业文章,也不缺道德卫士,但这样来源于工作的经验感悟,却是独一份!必须支持,并推广”!大白很低姿态地回复:“大哥,承爱,言重了”。
她的认真和真诚,让我肃然起敬,因为她几乎每评必回,写文的人应该知道这有多难吧。她发文,我必读,必赞,必评,必推,如果是征文,还要加一个必投,这以前是只有沙燕飞大哥才有的VIP待遇。如今,她的精彩仍在继续,出书,讲课,写文……没有人知道她的极限在哪里。我依然喜欢读她的文,感受文字中的那份温暖、宠辱不惊、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
胜华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他是最不像HR的HR,人帅,身材一级棒,,幽默,热爱运动,偏偏还才华出众,博学的不像话,书一本接一本的写。
质疑的人可以去听听他的语音打卡《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三十六计,各种俗语、民间智慧信手拈来,却又妥帖无比。他聊西游,谈三国,写小说,玩诗歌……真是十八班武艺傍身,让人自惭形秽。他博古通今,嬉笑怒骂皆是金句良言;他敢作敢为,开创了逸宸工作室,贵为《中国培训》杂志史鉴栏目特邀作者。
其实,他还和77一样热心。第一次和出版社对接时,我完全找不着北,他和77发来以前签订的协议、《选题申报单》等资料让我参考,又教我谈稿费版税的技巧;为了徒弟,他找我要财务资料,说特别急用,不巧我电脑故障,只好让楼下的电脑维修人员上门服务,发了一堆的资料,谁知又无意间制造了选择的新难题。
其实我特别想写一写律师哥哥、大帝、语夜、罗明、自在如风等几个人,只是这样下去势必成水浒了。
当然,认识了这么多大咖,并不意味着我具备了他们的能力,或他们成为了我所谓的人脉。在我看来,人脉是一种公平交换。如果双方圈层相差较大,平时没有交流,一味索取和一味奉献都不是人脉。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不停地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广告,以为这样别人就会买单了。其实这只是种一味索取的不公平的交换,发展到最后可能原有的人脉都会进入恶性循环。提高自己的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才能以独立而赢得真正的人脉。
于是,我无论在生活中,还是三茅里,还是比较努力的,因为我不想与自己欣赏的人差距太大,即使不能并肩,紧紧跟随也好。
我写总结,我打卡,我参加征文,我接受专访,我开专栏,甚至出书、入作协……有些是以前想也没有想过的。
我没想到我可以每天都打卡,甚至得到打卡第一名的殊荣,直至成为三茅的传奇校友。
我开了专栏。以前领导骄傲的告诉我们,他有个朋友写专栏,有7万的点击量,我也被吓了一跳。没人能料到,我的专栏点击量已经277万了。
截止目前,我来三茅已经1258天了,写了370篇总结,得到7次征文奖,获得35次月度牛人,遗憾的是资料奖一直空缺。
昨天看到这样一封分手信:“天气太热了,两个人在一起更热了,我们不如先分手吧。”用防暑降温作为分手的理由是残酷还是冷幽默?
经受互联网的洗礼,想找一个借口简直比物价上涨、统计社会满意度还轻而易举。看到寒子征文都有截图,我也东施效颦下,不是想显摆自己怎么怎么样,只是想告诉你:在三茅,只要坚持下去,不找任何放弃的借口,终究会挖掘出自身的潜能,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71
6
41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
41楼 茅班班
恭喜获得5月征文优秀作品奖,请回复站内信《恭喜获得5月征文优秀作品奖,请回复领取奖品!》领取奖品清华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思维》实物图书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