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uziw:嗯,我觉得你在这件事上的理解可能还是有些偏差,给你举个例子。
有一天我跟我媳妇说,我有个想法,想让咱家更有钱,让咱们全家都过上富人的生活,再不用为了每天的柴米油盐奔波发愁。媳妇听了以后很高兴,说绝对支持我,于是我的信心更足了。第二天我拿出一个方案,内容如下:先把咱家房子卖了,大概够100W,然后跟双方父母再各自借50W,一共200W,因为我平时斗地主就挺厉害的,于是决定拿200W去澳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你觉得我媳妇还能支持我吗?现实中,在公司里也是一样,所谓领导支持你,如果支持的只是你的一个愿景,那充其量是对你的工作态度表示认可,不打消你的积极性而已,那个不是真的支持。
我们再讲回到人才培养话题上来,本来这个不想细说的,因为意义不大,在以前我就讲过针对人才培养的话题,我的观点是:
1、人才培养对于企业来讲,是效费比最低的一种人才获取方式,不理解这个观点,就想一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又接受大学教育的我们,10几年倾全家之力,享受国家补贴,用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出来的我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是个什么熊样。人才培养的问题,连专业院校都解决不了,一家企业是哪里来的信心?企业里是有比大学更好的教学条件还是有比教授水平更高的老师,员工是有比学生更好的脑子还是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2、企业无法搞真正的人才培养是因为企业根本承担不起培养成本,这个成本包括组织培训的耗材成本和师资成本,人才培养失败的沉默成本,人才培养成功以后的人才流失成本。结合我单车变摩托的例子想一想,你说领导支持你,具体是支持你什么?你一没有具体方案,二没有实操经验,就算你现在来这里取经,然后回去做方案,按你介绍的公司情况,我给你简单总结无非就是几项,A加大培训投入,B调整薪酬结构,C优化组织架构。这三项哪一个是职场新人可以搞定的?你做出一个类似方案,老板凭啥就信你?
3、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就不存在主动式的人才培养,只有被动式的人才培养。所谓主动式的人才培养,就是像你现在这样,先树立一个美好愿景,然后制定计划,主动筛选培养人才。因为作为企业是不可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目标真金白银的投入的,尤其培养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活。而被动式的人才培养,说的直白点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捎带手锻炼了队伍,培养的骨干。举个例子,公司重金引进一套设备,没人会用,最着急的就是老板,无论是十万二十万,都会毫不犹豫的去请专家来培训,把最好的员工组合起来上课,表现好的员工升职加薪,目的都在于让这套设备能够发挥其价值,能为公司赚钱,而这种被动式的人才培养是不需要做计划定方案的,事情逼到那一步,该干啥就干啥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对人才培养这项工作感兴趣,我给你的建议也是立足实际,先找到公司待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有潜质的员工进行筛选和培养,这样见效最快,老板月最能接受,至于你说的公司人才培养流于形式,那个不是问题,而是结果,现在这个结果不重要,流于形式就让他流呗,你要做的人才培养,也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流程和规划,一切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中锻炼队伍筛选人才出发,这样才是对你所在企业真正有用的。
最后,回想我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电脑才刚刚开始普及,公司为了解决电子化办公问题,还组织过打字培训呢,靠着上学时候聊QQ的手速,我正经还吃了好几年的电脑人才红利呢!
回复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