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求职情绪与行为、人才流动性、薪酬满意度、灵活办公多元化趋势
在全球经济与科技加速变革的背景下,RGF国际招聘连续第六年发布《亚洲人才报告》系列。2025年报告基于对中国大陆七大核心行业(金融服务、高科技、互联网与新媒体、工业制造、电子半导体、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消费品与零售)及商业服务领域的定向调研,汇集超500位企业雇主与高端人才洞察,揭示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2025年人才市场情绪呈现根本性转变:超六成(60%)受访者持积极预期(其中11%表示乐观,49%持谨慎乐观态度)。伴随悲观情绪占比显著回落(22%,较2024年29%下降7个百分点)及不确定性降低(中性情绪占比18%,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市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持续强化,但行业差距拉大:
1.电子与材料行业以77%乐观率高居榜首
2.科技/媒体/通信(TMT)(66%)、工业制造(63%)紧随其后
3.传统金融服务业悲观情绪达22%,转型压力凸显
2025年人才市场呈现显著的低流动性特征:主动求职者比例骤降至6%,较2024年的21%下降15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可能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一方面,58%的人才明确表示无跳槽意愿(较2024年44%显著提升),暗示着整体职业满意度的改善或经济不确定性下的风险规避心态增强;另一方面,36%的人才虽不主动求职但持开放态度(较2024年35%微增),特别是民营企业从业者中这一比例达到39%,表明潜在人才池正在向“被动求职”模式转型。这种市场结构的深层演变,既揭示了企业留任策略的有效性(如薪酬满意度逆势升至77%),也折射出人才对职业稳定性的重新评估——在平均涨薪幅度收窄至13%的背景下,职业成长机会(50%)已超越薪酬福利(43%)成为首要考量。
尽管获得涨薪的受访者比例较2024年有所下降(可能源于企业在经济下行期制定的薪酬预算限制),但实际获得调薪的人群满意度显著提升,暗示薪酬结构中的基本工资、奖金或福利待遇得到实质性优化。值得警惕的是,遭遇降薪的受访人才比例从去年的2%翻倍至4%。
RGF专业人才招聘的中国区执行总裁崔文静(RitaCui)强调:“2025年4月所宣布的美国关税政策触发外企加速裁员,推高失业率至警戒水平。尽管中国向欧盟、中东及东盟的战略性贸易转移形成缓冲,但5月8日关税暂缓决定仍凸显外部环境的高度波动性。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企业制胜关键在于:聚焦高增长领域——优先布局人才情绪积极的行业,深耕长期承诺中国市场的企业;严控合作风险——规避易受市场突变影响的合作伙伴;动态响应需求——依据人才优先级变化与流动性降低实时调整招聘策略及雇主品牌传播”。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